来源:36氪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本地任务对 接平台Zaarly的创始人Eric Koester这个世界有很多怀疑论者。没 太多钱,也没太多经验就要去做 一件之前别人没做过的事,胜率 也太渺茫了。也别对创业者感到 遗憾(尤其在这个人人都想创业者 和创业公司能够产出一些变革的 时代),但其中还是得靠坚持的。最难的事就是界定这个创业公 司/项目到底是属于远见(vision)还是 错觉(delusion)。这也是创业者花费 时间来回踱步思考的问题,但最 后仍然不确定自己的到底是属于 哪个。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 应该能看到未来,知道后来有一 天会成什么样,并极力相信自己 是对的。连大师 Steve Blank都说创 业是种信仰。但(对现在的)深度洞察并不一 定就能看到未来。这也是为什么看清未来是如此 之难。最优秀的创业者有足够的 信息、经验和理论去分析什么是 趋势(或者最起码是它们愿意相信 的“趋势”)。

Steve Jobs看到了一个移 动设备的未来,Bill Gates之前就相 信看到操作系统(和电脑)会是日用 品,Michael Dell见到电子设备销售 的变革,Jack Dorsey看到了沟通和 支付的未来。但这正是创业者该 做的事—他们有远见,然后做出一 家公司去迎合那个未来趋势。你 能理清线索,预测未来。问题就 在于这个未来可能是6个月之后, 也可能是两年甚至是更长的10年 之后的事。那也就是为什么说有 远见可能值得庆幸,但也可能是 可悲(预想的未来兴许要特别长的 时间才能成真)。而一旦看到了这个未来,优秀 的创业者通常就不会动摇。就 Zaarly而言,我可以说结合移动设 备和交易的未来是很清晰的。而 且我认为这很赞。但究竟这个未 来多久才能来呢?好吧,这就是 难点了。所有环节都在准备,智 能手机,网络速度,无处不在的 信息,实时性等等等等。但所有 这些环节都能准确地结合起来 吗?要有最恰当的产品,节奏最 对的迭代,甚至还得有最完美的 各环节的匹配。远见就是这样, 它有时会很吓人,但也是有了远 见才可以做出那些很赞的事情。
再强调一次,我很确信所有这 些环节都会完美地组装起来,让 那个想象中的未来发生。但是, 我仍在把赌注压在时间上,这些 到底何时能实现?对公司创始人 而言,远见是必须要有的。最好 的那批人就是能够感知风在它们 背后吹,并且借着这股东风把需 要400个板块叠加才能实现的东西 给做好。那剩下的其他人呢,好 吧,就是在远见和错觉那条界线 之间徘徊。你需要的就是远见加 上耐心,再掺入一点急不可耐。 听起来很怪,但确实是这样的。 如果你没有在深夜凝望天花板, 然后扪心自问那个未来到底会在 60天后到来,还是在半年之后甚 至更久,那你就还没真实地体验 别样的创业旅程。
最后,不要因为别的质疑者就 怀疑自己的远见。如果你已经做 了些功课,你应该能看到一些, 只是可能没有人知道到底这个“未 来”会在什么时候到来。结果是不一定(对现在)有深刻 洞察就能看到未来,而是需要一 点耐心加上一点急迫(耐心的是等 各环节都准备好,急迫的是自己 得去做些什么事让这些板块更快 配合好),让那个“未来”到来。